2021-07-09 14:16:12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河南分院
給定材料
全國政協委員磨長英建議,讓科學家霸屏而非流量明星。這引起了社會熱議:讓有人認為,媒體對社會具有導向作用,調整娛樂節(jié)目占比大有益處。也有不少人持中立態(tài)度,認為科技宣傳有知識門檻,而娛樂欄目具有休閑放松功能,深得觀眾喜愛,因此不宜硬性要求,如何做好內容生產更重要。
不可否認,比起相對乏味的科技知識普及,趣味性強的明星八卦更吸引眾人眼球。打開各大社交平臺,從不同議題的互動量中,足以窺探網民的閱讀喜好。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媒體的商業(yè)屬性,其在內容生產上偏向受眾需求也無可厚非。明星,特別是流量明星,因為具有極高的關注度和粉絲群體,曝光量更高也是符合資本邏輯的。
但是,在技術賦權的當下,很多自媒體賬號如同脫韁的野馬,內容供應五花八門,相應的監(jiān)管卻處于真空狀態(tài)。就拿微博來說,以獲取流量或盈利為目的的營銷號,看準了粉絲心理,事無巨細,大量搬運明星信息,更重要的是,當中不乏傳謠造謠、搬弄是非者,發(fā)布模棱兩可的內容,使得粉絲爭吵不斷、撕裂不止。近年來,不同粉絲群體因為相互辱罵上熱搜的不在少數,而很多活躍度高的粉絲甚至還是在讀學生。
媒體作為意識形態(tài)輸出的主要工具,對國民價值體系的塑造具有深遠影響。過分關注娛樂明星,一而再,再而三讓流量明星霸屏,是對網絡公共領域的過度占用,讓本該得到關注的經濟社會科技民生等事務,在無限的狂歡中逐漸失焦。
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提到,人類無聲無息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純娛樂欄目就是這樣,雖然我們可以從中竊取快樂,但如果不控制數量的供給、內容的引導,就會不知不覺偷走我們的時間,消磨我們的斗志,最終讓我們失去思考能力,成為“無腦群眾”。
面對這樣的環(huán)境,政協委員建議減少娛樂流量明星霸屏時間,是治理當下互聯網生態(tài)的必要之舉。微博、微信、抖音、頭條等等流量大的平臺,在追求盈利的同時更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做好平臺管控工作,早日清除無良的營銷賬號;而作為內容生產的媒體,要平衡好硬新聞和軟新聞的質量和數量,通過生產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精品佳作,留住觀眾,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國民整體素質。
小時候,大人總問我們,長大后想成為什么人。我們大都回應:醫(yī)生,宇航員,科學家,等等。而現在,很多小孩對屠呦呦、潘建偉、曹原等著名科學家一無所知,卻對娛樂明星了如指掌。世界這么大,明星只是滄海一粟。希望下次能從孩子們口中得到的答案,內容更豐富一些,范圍更廣泛一些。而這,應該從減少流量明星霸屏,讓社會各界勞動者都有機會登臺開始。
【預測題】根據給定資料,分析流量明星霸屏的原因。(20分)要求:全面、準確、深入,不超過150字。
解析:
任務說明:本題是要素分析題,答題要素明確、單一,分析流量明星霸屏的原因。難點在于不能停留在字面意上作答。而且受字數限制,作答過程需要精簡字數。題目要根據“給定資料”作答,所以嚴格按照材料提取答案要點。
要求說明:1.全面,是找出符合要求的全部要點,不能有遺漏;2.準確,說明要緊扣題目內容,精準反映材料內涵,語言表述規(guī)范;3.深入,說明要善于透過字面意把握引申義。4.字數要控制在150字以內,對概括能力要求較高。
參考答案:
1.相對乏味的科技知識普及,趣味性強的明星八卦更吸引眾人眼球。
2.流量明星具有極高的關注度和粉絲群體,曝光量更高符合資本邏輯。
3.在技術賦權條件下,相關部門對自媒體監(jiān)管卻處于真空狀態(tài)。
4.自媒體為獲取流量或盈利,迎合粉絲心理,搬運信息,傳謠造謠、搬弄是非,誘導粉絲爭吵、撕裂,達到炒作目的。
相關內容推薦: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