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2 00:00:00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2008年01月02日
履行自己應盡公務,卻以妨礙縣長公務之名,被停職乃至行政拘留,對于陜西省綏德縣職中校長高勇來說,2007年結(jié)束得意外而辛酸。
為讓助學金在年底前發(fā)放到受助學生手中,心急的高勇追著正準備去開會的縣長,并打開車門,希望縣長簽字。不料,當日綏德縣教育局責令校長停職檢查,向縣長賠禮道歉,公安部門隨后更以妨礙公務為由將其拘留。
高勇確有沖動之處,讓縣長耽擱了“國務院普九債務清欠電視電話會議”。但按照財政部、教育部規(guī)定,助學金“應于學生入學一個月內(nèi)”發(fā)放,一校之長高勇貿(mào)然追逼縣長簽字,也該算是“其心可憫,其志可嘉,其情更可原”吧?
縣長會議與學生助學金這兩項“公務”,哪個更重要姑且不論。但在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下,人們說履行公務,不就是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嗎?政府對公共事務的管理也好,對群眾利益的關(guān)心也好,從來都是細微之處見精神。即使是縣長落實國務院重視教育的電話會議精神,不也要踏踏實實地反映到工作細節(jié)上嗎?其中是不是也該包括對學生助學金的關(guān)心?
群眾利益無小事。剛剛過去的2007年,之所以被譽為中國的“民生年”,就是因為中央對教育、醫(yī)療、社保等事關(guān)民眾根本利益問題的關(guān)注,讓中國民主政治滲透到萬家燈火中的每一扇窗、每一盞燈。
2008年胡錦濤同志的元旦獻辭,更飽含激情地將新一年工作要務,再次鎖定“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這件件細微、個個具體的目標,生動地說明在黨和政府眼里,“老百姓的事就是國家大事”。
反過來,國家大事也往往由百姓小事構(gòu)成。不管是哪一級政府,都應將民生之需,視為最重要的“公務”。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如果“妨礙縣長開會就是妨礙公務”這樣的邏輯成立,如果我們的一些部門以此“公務觀”管理公共事務,本屬于政府職能的“公務”,就可能被抽象為跟百姓并無關(guān)系的“官事”,甚至異化為體現(xiàn)官員威儀的工具。
這樣的擔心并非杞人憂天!拔乙呀(jīng)給縣長道過歉了,但是教育局還是讓我停職檢查,公安局又要對我行政拘留。不就是冒犯了縣長的威嚴嘛!”高勇的感慨一針見血。在即使是當事人崔縣長也覺得“處理太嚴重”的情況下,讓當?shù)亟逃趾团沙鏊皥?zhí)法如山”的深層原因,恐怕正在于此――不能冒犯的并非“公務”,而是“官威”!
同樣的情景,我們還在因為創(chuàng)作針砭時弊的短信詩詞遭刑拘的重慶“彭水詩案”中看到過,在河南某地6位農(nóng)民為舉報村辦企業(yè)經(jīng)濟問題在自編小冊子中議論官員被以誹謗罪游街中看到過……
草民不得與聞國家大事――源自封建王朝的思維慣性,仍然在相當一些官員心中殘余著,心照不宣著。它告訴我們,在矢志建立民主政治的今天,保證“老百姓的事是國家大事”,與根除“官貴民輕”的積習,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對于各級政府而言,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不僅需要執(zhí)政理念的變革,同樣需要治理方式的轉(zhuǎn)變。
↓↓↓↓2024年省公務員考試筆面產(chǎn)品推薦↓↓↓↓ | |||
2024公考 面試禮包 |
2024省考 面試課程 |
2024面試 職位保護 |
2024面試 紅領培優(yōu) |
相關(guān)內(nèi)容推薦: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