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9 18:07:58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文章來源:青島分院
一、界定問題
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往往要界定問題或原因。這里澄清一下問題和原因。原因本身上也是問題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形式。所以,這里的問題實際上也包含了原因,以下統(tǒng)稱為問題。關于問題的界定,總的來說有兩種:一是概括問題;二是分析問題。
二、提出對策
此步驟提出的對策主要以問題為依據(jù),至于對策的來源非常廣泛,可以結合材料,也可以主觀發(fā)揮。對策的寫法根據(jù)歷年題目的要求有兩種,為宏觀對策和微觀對策。近幾年申論考試中比較側重微觀對策。其實微觀對策和宏觀對策只是相對的,微觀對策就是針對一些相對具體的小問題提出的對策,它們在語言表達上都沒有什么區(qū)別,不同的是微觀對策要求對策的內容更加深入具體一些。微觀具體的對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材料中的對策往往不夠,需要考生利用自己的知識背景和推理想象去補充。
1、材料引用
現(xiàn)成的對策在材料中屢見不鮮,但也并非所有的對策都能迎合題意,這就要求考生對材料中的對策進行分析、判斷、評估和權衡,選擇一些能夠解決問題的對策,這樣的對策才具有科學有效性。
2、經(jīng)驗教訓
經(jīng)驗教訓實質上是從事物中得到的啟示、啟發(fā)。在申論材料的設計中,案例事件一般是比較多的,既有國外經(jīng)典案例,也有國內典型案例。在這些案例事件中往往存在經(jīng)驗和教訓。這里經(jīng)驗,特指在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功的做法或取得的成就,對以后的工作起著借鑒經(jīng)驗作用;而教訓特指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失敗的做法或存在的問題,對以后的工作起著吸取教訓作用。吸取教訓有個技巧,就是將問題轉化為對策。
3、問題反推
反觀問題,也就是要解決問題,首先要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并界定問題,將問題轉化為現(xiàn)實的對策,這樣以來,對策首先具備了針對性,然后在結合實際條件,適當細化對策,對策也就具備了可行性與常識性。這一提對策的過程類似吸取教訓的過程。
相關內容推薦:
貼心考公客服
貼心專屬客服
上一篇:申論干貨對策類-啟示題的破題之法
下一篇:申論干貨詞句理解題的解題技巧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