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1 17:14:53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福建分院
定義判斷在馬上要迎來的九月份事業(yè)單位考試中,是必考的題型,那么很多同學在備考過程中發(fā)現定義判斷做起來太慢了,提不起效率,那么應該怎么才能做的更快一點呢。
關于定義判斷首先同學們一定要抓住的那就是誰是主體,誰是客體。換句話說也就是這個動作的發(fā)出者、執(zhí)行者我們要知道是誰。比如:企業(yè)、學校、司法機關、行政機關、法人。
那么大家容易錯的主要有這么幾個,司法機關--在我國基本是指檢查院和法院。行政機關--依法行使國家權力、執(zhí)行國家行政職能的機關,像是工商局這樣的就是行政機關。
下面我們來看看幾個例子
例1:企業(yè)信息化是指企業(yè)利用現代技術,通過深化開發(fā)和廣泛利用資源,不斷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決策效率和水平的過程。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企業(yè)信息化的是:
A.學校建立計算機網絡平臺使校內信息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B.將全部企業(yè)業(yè)務乃至全部企業(yè)管理實現信息化的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
C.將離散型和流程型生產的質量、設施、控制、數據和通信等結合起來,實現廣泛的管理信息集成
D.制定原材料零部件采購加工計劃,以保證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得到需要的物料數量,并引進計算機進行輔助管理
那么大家一起來看看這道題的主體是誰?是我們的企業(yè)對吧。如果同學們抓住了這一個關鍵點,那么這題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我們來看看不屬于企業(yè)這個主體的,只有我們的A選項學校(事業(yè)單位)。就把整道題給簡化下來了。
那么這就是我們在平時做題中第一個可以注意到的。那么第二個就是我們整件事情的行為目的,那就是要知道這整件事的一個發(fā)展過程,他的結果是什么樣的。
例2:由普通民事糾紛演化為暴力犯罪事件,最后不得不引入國家強制力才能最終解決糾紛的現象,稱為糾紛的漏斗效應。
根據上述定義,以下不屬于漏斗效應的是:
A.小趙婚后一直懷疑妻子有外遇,最近妻子入職新公司,小趙開始懷疑妻子與上司有染,在和妻子的一次爭吵后,沖到妻子公司將其上司打傷
B.張某因為耕地問題,與鄰居李某曾多次發(fā)生沖突,經多方調停未果,最后一次在沖突中張某因毆打李某的母親被判故意傷害罪而入獄
C.小王曾借款3萬給小張,并簽訂了借款協(xié)議,但到期后小張并未還款且惡意拖欠,小王多次試圖溝通但小張總是抵賴,小王將小張打成重傷,被判入獄
D.田家因門口道路長期被劉家占用而不滿,兩家人曾經因此到村委會理論,也曾爆發(fā)多次肢體沖突,但矛盾依然沒有解決,最終田家長子駕車撞毀劉家住房而被判刑
一起看看這道題,在這題中我們要知道的是最終引入了國家強制才能最終解決糾紛,根據這個重點信息,我們就要能判斷出來題干中一定要有國家出面的體現。在4個選項中,只有A選項僅僅只是普通的民事爭吵,而其余的選項均是上升凹暴力事件,最后判刑入獄(判刑入獄即是國家強制力的體現)
針對抓住上述的信息,相信能幫助同學們在解題時提高效率,不再盲目,希望能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
相關內容推薦:
貼心考公客服
貼心專屬客服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