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8 10:02:16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http://yflching.cn/ 文章來源:光明網(wǎng)
華圖教育網(wǎng)為大家提供公務員考試時事評論相關內容的文章,以幫助大家更快的找到所需內容。下面是華圖時事評論欄目為大家整理提供的“黑名單為何拉不回“到此一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光明網(wǎng)評論員:這是一道例牌菜:逢假日談旅游,逢旅游說文明?墒,文明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靠曝光能嚇出來的。
和大多數(shù)國人出游文明素質提高相向的是,今年國慶期間,依舊有一些文明素質低下的行為,在網(wǎng)絡上形成熱點。比如10月4日,山東濟南黃河濼口浮橋東側北岸,遍地是游客扔的垃圾。盡管河灘上放置有垃圾桶,但一些游客為了省事,直接將垃圾扔到河灘上,旁邊豎立的環(huán)保警示牌也遭到破壞。又比如游客“長草的三顆心”10月3日在八達嶺長城景區(qū)游玩時,發(fā)現(xiàn)有對情侶不僅對“禁止刻畫”指示牌視若無睹,一邊刻畫一邊拍照片,對自己和身邊其他游客的勸阻也置若罔聞,就把這對情侶破壞長城的現(xiàn)場拍照發(fā)上了微博。超過萬名網(wǎng)友點贊的同時,此事還引發(fā)數(shù)千網(wǎng)友討論游客黑名單制度是否不夠“給力”。
有了《旅游法》、有了黑名單,“任性游”還是如脫韁野馬,怎么拉都拉不回來,原因何在呢?
有人做了大致的總結陳詞:在散客化出游的時代,不文明行為面臨著“捉難、限難、罰亦難”的現(xiàn)實窘境,黑名單機制的成效有待提升。這話說得很文雅,翻譯得更直白一些:就是黑名單機制還比較勢弱,不僅上榜的速度與規(guī)模太保守,更要命的是,就算拉黑上榜了,好像也并不能殺雞儆猴。
人在旅途,罰在囧途。
形而下地說,這其實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比如黑名單實行一年多來,上榜的也僅有20多個名字,而此間媒體和網(wǎng)友曝光的不文明旅游事件至少數(shù)十起。有圖有真相、有視頻有真相,但就是沒人去查實或懲戒。良法束之高閣,或者沒有行動力,難免成了紙老虎。檢索資料可知,去年實施的《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看起來挺嚇人,但現(xiàn)實溫柔過頭。按法規(guī)初衷,有了黑名單制度,“會影響到游客再次旅游,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銀行信貸、出境等”。但現(xiàn)實并不如此,去年底就有媒體報道稱——首批因“滾水潑空姐”而上榜的游客就表示,自己已看到國家旅游局網(wǎng)站公布的信息,但到目前為止,這對他的生活沒有影響。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如果黑名單只是刮鼻子,甚至連征信體系都進不去,那不簡直就是變相鼓勵撒潑耍橫、刻字“到此一游”等成為任性游的標配?
按理說,游客黑名單是個好東西,全國公布、信用懲戒,既有道德成本,又有法紀成本。但最后弄成不痛不癢的“雞湯”,大概是兩個方面出了問題:一是運行機制效率低下;二是實體懲戒層級缺乏。對前者來說,在全域旅游時代,如果拉黑工作只限于“跟團”、只囿于景區(qū)之內,顯然太過隔靴搔癢。對后者來說,黑名單如果不能與征信系統(tǒng)及時共享,甚至都不能成為下一次出游中的痛感,那么,缺乏實體懲戒的黑名單制,就只能是繁華落盡后的誰也不買賬。
不久前,國家旅游局發(fā)布的《中國旅游發(fā)展報告(2016)》指出,中國旅游業(yè)對GDP的綜合貢獻達到了10%,超過了教育、銀行、汽車產(chǎn)業(yè)。于此語境之下,旅游文明就不只是虛置的價值理念。當然,所謂文明,通俗點說,不過就是“敬畏”,不過就是“念及”。國內游也好,出國游也罷,總得守規(guī)矩,總得懂顧忌。道理也很簡單,用詩人卞之琳的話說——你在看風景的時候,其實你也是別人的風景。不過,這道理太大太不經(jīng)風,還是需要剛性的處罰來支撐。畢竟,受傷的景區(qū)與秩序等不及,但愿作為新事物的游客黑名單機制,早日長出肌肉,早點秀出牙齒。
原標題:黑名單為什么管不住“任性游”
相關內容推薦: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