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安徽《行測》真題

第一部分 常識判斷

1:單選題、

根據《憲法》規(guī)定,關于公民權利和自由的表述,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勞動、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B 休息權的主體是全體公民

C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D 2004年《憲法修正案》規(guī)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答案】D

【解析】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不是公民的基本權利,A項錯;休息權的主體是勞動者,B項錯;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C項錯。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拓展】新中國先后頒布了一個憲法性文件和四部憲法,即《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1954年憲法、1975年憲法、1978年憲法、1982年憲法。新中國成立以來共有四次憲法修正案:1988年修正案、1993年修正案、1999年修正案、2004年修正案

2:單選題、

以下關于農民工工傷保險的處理,正確的是()。

A 農民工所在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可以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B 工程承包人沒有用工主體資格,雇傭農民工發(fā)生工傷事故,由發(fā)包企業(yè)賠償

C 農民工工作中被第三者傷害,用人單位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D 用人單位與農民工約定,因本人違章作業(yè)造成工傷,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答案】B

【解析】《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規(guī)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fā)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A項錯誤。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規(guī)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由此可知C項錯誤。企業(yè)在與農民工簽訂的勞動合同中要注明有關保障勞動安全、防止職業(yè)危害的事項。企業(yè)不得以任何形式與農民工訂立協(xié)議,免除或減輕其因生產安全事故造成農民工傷亡而依法應承擔的責任,可見D 項錯誤。因此,本題選擇B項

【拓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yè)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guī)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我們通常所說的“五險一金”包括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其中,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和失業(yè)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yè)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yè)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五險”和“一金”都是法定的

3:單選題、

山寨手機在制售過程中,可能涉及的違法行為不包括()。

A 模仿品牌暢銷手機,侵犯知識產權

B 產品質量難以保證,侵犯消費者權益

C 生產銷售廠商逃稅漏稅,損害國家利益

D 傳播淫穢短信,造成精神文化污染

【答案】D

【解析】山寨手機或由生產者自己取個類似某品牌的名字,或模仿品牌手機的功能和樣式。由于逃避政府管理,他們不繳納增值稅、銷售稅,同時不用進行產品研發(fā),又省去了廣告、促銷等費用,再加上成功的成本控制和分銷手段的靈活,導致其終端零售價格往往僅是品牌手機的1/3到1/2。這種手機質量難以保證,可能涉及侵犯知識產權,侵犯消費者權益,損害國家利益等違法行為,但制造和銷售過程中不涉及傳播淫穢短信的違法行為。因此,本題選擇D項

【拓展】“山寨”是依靠抄襲、模仿、惡搞等手段發(fā)展壯大起來,反權威、反主流且?guī)в锌駳g性、解構性、反智性以及后現代表征的亞文化的大眾文化現象

4:單選題、

根據現行的《食品安全法》,以下表述不正確的是()。

A 《食品安全法》與《食品衛(wèi)生法》是對我國食品安全共同監(jiān)管的兩部重要法律

B 由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對現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wèi)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和有關食品的行業(yè)標準中強制執(zhí)行的標準進行整合,統(tǒng)一公布食品安全標準

C 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對食品不得實施免檢制度,對“問題食品”實行召回制度

D 名人在食品廣告中向消費者做虛假宣傳,造成消費者權益受損的,與食品主產經營者共同承擔連帶責任

【答案】A

【解析】《食品衛(wèi)生法》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1995年10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9號公布,但此法律現已失效。取而代之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A項說法不對。B項說法符合《食品安全法》第22條的規(guī)定,即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應當對現行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wèi)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和有關食品的行業(yè)標準中強制執(zhí)行的標準予以整合,統(tǒng)一公布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妒称钒踩ā返?3條規(guī)定,國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第60條規(guī)定,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對食品不得實施免檢,C項說法正確?!妒称钒踩ā返?5條規(guī)定,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D項說法正確。因此,本題選擇A項

【拓展】產品生產商、進口商、經銷商在得知其生產、進口、經銷的產品存在可能危及人身健康、財產安全的缺陷時,依法向政府部門報告,并告知消費者,從市場消費者手中無償收回有問題的產品,實施予以修理、更換、賠償等積極有效的措施,從而消除缺陷產品的危害風險,提高企業(yè)信譽。這種挽救措施的方法即為召回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