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8 16:37:56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廣東分院
主旨概括題一直是行測言語模塊的重點題型,而主旨概括題的核心就是要學會分辨重點。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種能夠迅速準確的區(qū)分文段重點與非重點的方法,即原因論證法。所謂的“原因論證”,即在文段中出現由于……;因為……;理由是(原因是)……這些詞引導的句子,便可以通過它們快速找出文段重點,也可排除干擾選項。下面我們具體通過以真題來看下:
【例1】自然資源核算的對象,主要是礦產、森林、耕地和水資源等。挪威和加拿大等林業(yè)發(fā)達的國家,會更重視森林資源的核算。我國則主要強調森林、耕地和水資源的核算。這是因為礦產和化石能源固然重要,但其市場化程度也非常高。然而,森林、耕地和水資源的性質完全不同。它們向人類提供的“產品”,如糧食、木材和水產等,只是其貢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還是其提供的生態(tài)服務,如承載生態(tài)系統(tǒng)、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所有這些生態(tài)服務都是不能進口的。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
A.我國為什么選擇特定自然資源為主要核算對象
B.正確選擇自然資源核算對生態(tài)文明建設很重要
C.不同國家對自然資源核算對象的選擇各有偏重
D.礦產和化石能源與其他資源在性質上存在不同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紹了自然資源核算的對象是什么,然后提出和發(fā)達國家更重視森林資源的核算相比,我國更重視森林、耕地和水資源的核算,然后進行原因解釋。第二步,文段的主旨句為第二句話,主要介紹了我國選擇森林、耕地和水資源進行核算的原因。因此,選擇A選項。
【例2】文學走進互聯網,獲得了一個嶄新的平民化開放視野;網絡上自由、兼容和共享的虛擬空間,打破了精英寫作對文學話語權的壟斷,為愿意上網創(chuàng)作的網民提供了“人人都能當作家”的機會。這種“新民間文學”,標志著文學話語權向民間回歸。盡管如此,網絡寫作仍然不能與“人民寫作”相提并論,因為文學的“人民寫作”并不取決于傳媒的公共性和參與的廣泛性,而取決于這種文學的人民性價值取向和為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審美品格。
這段文字主要說的是:
A.大眾化是未來文學發(fā)展的趨勢
B.文學創(chuàng)作應堅持人民性的價值取向
C.網絡寫作為普通人提供了平等的話語權
D.平民化的網絡文學不能等同于“人民寫作”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兩句講了互聯網文學(或新民間文學)的作用和意義,屬于背景鋪墊。第三句,通過轉折詞“盡管”引出重點句,即“網絡寫作不能等同于‘人民寫作’”,之后通過“因為”一詞闡述了兩者不能等同的原因。
第二步,文段重點在第三句轉折之后,其主要話題為“人民寫作”“網絡寫作”。對比選項,D項體現了這兩者。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
A項的話題“大眾化”和“未來文學發(fā)展”未提及。B項的話題“人民性價值取向”屬于解釋性信息,且B項的陳述是對策,文段中并未提及對策。C項是轉折前內容,偏離重點。
以上例題就是原因論證法的考點應用。掌握原因論證法是否能夠幫助你們迅速辨別文段強調的重點呢,那就一起記起來吧。
相關內容推薦:
貼心考公客服
貼心專屬客服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