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2 09:54:50 公務員考試網 http://yflching.cn/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新華網北京4月18日電(記者 丁靜)北京市《關于2014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意見》18日出臺。政策的關鍵詞是取消“共建”、學籍監(jiān)控、計劃管理。這套“立體”政策設計了一個復雜體系,旨在織起招生權力的“籠子”,擴大“名校”學位資源,從根本上解決教育均衡的問題。
然而,這套辦法能否終結“權力擇!保尨蟛糠趾⒆佑泄降臋C會升入優(yōu)質小學、初中?一些教育專家表示仍需觀察。
校長權力削弱 “共建”將被取消
根據新政策,今年北京市小學免試就近入學,小升初實行單校劃片或多校劃片入學。全市使用統(tǒng)一的小學和初中入學服務系統(tǒng),記錄學生入學途徑和方式,教育行政部門依據權限進行查詢和監(jiān)控。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取消廣為詬病的“共建生”招生方式,邁出改革一大步。
“‘共建生’作為歷史產物,隨著政府對教育保障作用增強,已經沒有存在的意義,應該取消。這將為更多學生提供進入優(yōu)質學校學習的機會。”北京市教委新聞發(fā)言人李奕說。
為了保證過程透明,北京市將啟用小學和初中兩個入學服務系統(tǒng),并納入電子學籍管理系統(tǒng)。
這兩個系統(tǒng)進行網上信息采集,為每個學生標定屬性。每個孩子按照政策就近去哪所學校,一目了然。學生的流動都可以在學籍系統(tǒng)里面看到,不正常的流動如何產生、從哪個環(huán)節(jié)產生,都能夠進行監(jiān)控,有據可查。
今年起,招生蛋糕多大、如何切分不再由校長說了算,而是實行計劃管理。各區(qū)縣按照學齡人口數量、小學畢業(yè)生數量和中小學校辦學規(guī)模等制定小學、初中招生計劃并報市教委備案。
這套辦法實施后,每個學校招多少人,有多少學位,都在監(jiān)控當中。校長不能再私招“借讀生”了,因為沒有學籍,就沒法納入升學服務系統(tǒng)。校長的權力被削弱的同時,各級教委也沒有絕對的特權去操作。
擴大優(yōu)質資源 名校學位倍增
取消共建、學籍監(jiān)控、計劃管理,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教育公平,但要讓更多的孩子“上好學”,還需要擴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從根本上解決均衡問題。
北京要求在城鄉(xiāng)新區(qū)建設一體化學校,同時通過一體化辦學、教育集團、九年一貫制等方式,讓“名!睅跣#瑪U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
比如東城區(qū)將通過深度聯盟校、建立九年一貫制實驗校等途徑,在未來5-7年,全區(qū)優(yōu)質學校將增長33所,擴大優(yōu)質教育學位6450個。西城區(qū)將建設11個學區(qū),涵蓋15個教育集團,通過撤并19所小學,擴大教育集團覆蓋面。其中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將合并涭水河小學、長安小學等6所小學,合并后的實驗二小教育集團,學位數有望增長一倍以上。
“這種合并不是簡單地聯合。辦學單元內,校長教師、課程、考試評價等統(tǒng)一管理、有效流動,共同向優(yōu)質邁進!崩钷日f。
改革大刀闊斧 均衡仍需努力
北京小升初取消考試以來,因為入學規(guī)則亂、執(zhí)行難等問題,催生了一系列畸形現象:龐大的中小學培訓市場;“專職陪讀”小升初母親;“占坑班”“點招”斂財騙局等等。小升初似乎已經成為教育“毒瘤”,讓家長心力交瘁,學生不堪重負。
此次政策出臺受到各方關注。首都師范大學副校長孟繁華說,一段時間以來,我國教育政策的制定比較注重效率,形成了學校之間的差別。現在把關注點集中到促進教育公平上來,讓一般的學校都變成好學校,有利于教育均衡。
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常委、副理事長劉永勝認為,教育綜合改革當中,最容易突破的是小升初。北京市教委近半年來推出系列改革措施,在全市倡導學區(qū)制有利于教育公平。
一位家長說,取消共建招生之后,還需要防范原來的“共建生”轉向其他擇校途徑。
一些教育專家認為,此次政策針對招生過程不透明、校長權力過大等問題“有的放矢”,但改革效果尚需實踐檢驗。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政策讓不同學校之間的差別相對模糊了,還應該配套一些教學管理的措施,讓教師、學校之間更好地配合。
相關內容推薦:
下一篇: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