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單選題、
一個強大的政府顯然需要擁有多方面的硬實力,比如政府所擁有的財政能力、組織能力等。沒有這些硬實力,政府就會成為一個軟弱的政府,一時出現(xiàn)宏觀經(jīng)濟危機、市場問題、社會危機,就不可能有實力去解決。政府提升軟實力就要提高政治權力的制度化,提升財政的公共性水平,加強社會管理等。提高自身的軟實力,就可以更好地減少社會管理的阻力,降低社會管理的成本,提高社會管理的績效。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 政府的硬實力是一個國家發(fā)展的基礎
B 軟實力提升有助于提高硬實力的水平
C 經(jīng)濟發(fā)展是一個國家強大的基本保障
D 政府發(fā)展既需要硬實力也需要軟實力
【答案】B
【解析】此題為意圖判斷題。文段前半部分說明硬實力的重要性,后半部分強調(diào)的是軟實力的重要作用,對硬實力的提升作用,結合整個文段的內(nèi)容,所以答案為B選項。
174:單選題、
人們看到別人處于緊急狀態(tài)情況中而不去救援,不是由于人性的喪失,而是由于其他人在場,使其責任意識降低,從而以抑制了人們的援助動機。這種責任分散心理,又稱旁觀者效應。個人承擔責任不明確,從而責任感淡化。事情最終以誰都以為不會發(fā)生的方式發(fā)生。由于“責任擴散”,因而見義不為,見死不救所產(chǎn)生的罪惡感、內(nèi)疚感也同樣會擴散到其他人身上。某一個人所要承擔的道德評價的風險大大減小,他所感到的道德譴責的力量也大大減低,從而在下一次的類似情境下完全可能采取同樣的態(tài)度與行為。這段文字主要介紹了( )
A 避免道德冷漠的措施
B 造成道德冷漠的原因
C 旁觀者效應發(fā)生的心理機制
D 旁觀者效應出現(xiàn)的背景環(huán)境
【答案】C
【解析】C旁觀者效應發(fā)生的心理機制。本題論述的主體為“旁觀者效應”,排除A、B。通過之后的因果關聯(lián)詞“由于”“因而”可知其主要在論述旁觀者效應之所以會產(chǎn)生是因為人們內(nèi)心的責任擴散,即心理機制,選C。
175:單選題、
因為來源復雜,PM2.5 的治理空前困難,我國目前環(huán)境管理的思路是首先治理污染最重、影響最大的污染源,即抓主要矛盾。但對于PM2.5的治理,只抓單獨排放源的效果可能是“按下葫蘆浮起瓢”, _______。所以說,當前快速的經(jīng)濟發(fā)展是環(huán)境污染的催化劑,其帶來的復合污染加重了大氣PM2.5的排放并增強了治理的難度。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 治標不治本
B 只能事倍功半
C 趕鴨子上架
D 如同抱薪救火
【答案】B
【解析】B只能事倍功半。這是一道居中類的語句銜接題,空格處需要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前文目前我國環(huán)境治理的思路是抓主要矛盾,但是這種做法會“按下葫蘆起了瓢”,說明問題還是會出現(xiàn),由此可知該空要表達的意思是雖然政府也下大力氣在治理,但效果并不是很明顯,所以選B。
176:單選題、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生活態(tài)度:如果你賦予了工作意義,不論工作輕重,你都會感到快樂,自我設定的成績不論高低,都會使人對工作產(chǎn)生樂趣。如果你不喜歡做的話,任何簡單的事都會變得困難、無趣,當你叫喊著這個工作很累人時,即使你不賣力氣,你也會感到精疲力竭,反之就大不相同。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負擔,人生就是地獄。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 人們應該選擇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B 在工作中找到樂趣會讓生活變得美好
C 在工作時設定奮斗目標會使工作變得有趣
D 人在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時很容易疲勞和厭煩
【答案】B
【解析】此題為主旨概括題。文段的最后一句話是主旨句,是對前文內(nèi)容的總結,即有無樂趣的工作對人生的影響,其中重點要論述的是正面的內(nèi)容,因此選擇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