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您當前位置:首頁 > 申論頻道 >申論熱點 > 文化

2016省考申論熱點:韓劇熱警示國產影視文化創(chuàng)

來源: 華圖教育2016-04-19 20:32

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除了周三周四,其余每一天都是多余的。”最近這句話很得人心——因為那兩天是《太陽的后裔》更新的大日子!《太陽的后裔》收視率“駭人”,口碑逆天,沒看過根本沒辦法跟小伙伴聊天!更驚人的是,該劇圈粉無數,而粉絲“中毒”已深,有一點風吹草動都能引起軒然大波。比如網絡爆出虐心結局,網友竟紛紛“淚奔”:編劇大人,我們不同意!

2016年省考申論熱點:如何警惕銀行卡盜刷

眾所周知,“韓流”在我國火爆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從《大長今》《藍色生死戀》到《來自星星的你》,韓劇雖然已不再雄霸天下,但還是“爆款”頻出,著實讓國內從業(yè)者們自慚形穢。

申論熱點獨家模擬題及詳細解析

  模擬題

從投資來看,國產劇投資大,但是影視制作水平低下。在我國,攀比天價投入、打造所謂“大劇”已經司空見慣,但制作費用的相當比例用于明星片酬;在制作上,部分國產劇仍對畫面、鏡頭、特效等技術不夠重視,平均制作水平算是粗制濫造。此前《瑯琊榜》大熱,其服裝、道具、鏡頭等精致考究,大獲好評——但這在國產劇中屬鳳毛麟角。

從內容看,近年來韓劇不斷自我顛覆,不斷創(chuàng)新,其對觀眾心理的把控也不斷與時俱進,把握“觀眾想看什么”成為從業(yè)者的基本功。反觀國產劇,電視劇模仿成風,情節(jié)“純屬巧合”的雷同,靠明星裝點“門面”一度成為部分電視劇的最大看點!如蝸居、穿越,婆媳關系、抗戰(zhàn)劇、親子題材等家庭劇紅極一時,缺少創(chuàng)新性。

從營收看,韓劇同款商品實現“粉絲經濟”。而國產劇“偏愛”植入廣告收回成本,以及不斷加長劇集抬高“身價”,導致劇情常常節(jié)奏緩慢,情節(jié)凌亂,甚至一些品質不錯的大劇也“每集愈下”,最終“爛尾”,引發(fā)觀眾瘋狂不滿。與此同時,每年約有一半新劇拍完就直接“進庫房”,造成產能過剩、資源浪費——諷刺的是,很多新劇因口碑太差遭遇“腰斬”被下檔,而不少頻道只能將優(yōu)質老劇一播再播……

綜上所述,國產電視劇行業(yè)發(fā)展仍不成熟,市場急功近利、投機取巧,“高產低質”不僅影響行業(yè)聲譽,也敗壞了觀眾的胃口。目前,影視劇產業(yè)仍在國內高歌猛進,其中也不乏精品佳作,但從與國內外“爆款”的對比來看,國產劇最該反思、最值得警醒的就是態(tài)度——只有端正態(tài)度,才能精益求精,才有文化創(chuàng)新,才能有更多精品。

[參考對策]

在固本強基中夯實基礎。具有中國特色的影視文化,離不開對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承續(xù)轉換。在固本強基視閾下,影視文化的創(chuàng)新不應局限于中國功夫和戲曲臉譜,還應包括中醫(yī)文化、書法文化、國學文化、瓷器文化、美食文化、忠義文化、情感文化、鄉(xiāng)土文化、禮儀規(guī)制等民族內容的創(chuàng)作與傳播。這些標志性的民族文化是對地域文化萃取的結晶,是中國影視文化卓爾不群的獨特身份與基因,也是我們走向影視文化強國的原點和基石。

在兼容并包中充實內容。盡管影視文化已經吸收了傳統(tǒng)文藝的許多營養(yǎng),但仍存在淺嘗輒止和浮光掠影的問題。影視文化創(chuàng)新需要對文學、戲劇、音樂、繪畫、舞蹈等傳統(tǒng)文藝進行再借鑒。需要再學習小說的文學性和思想性,讓輕飄飄的影視作品走向沉甸甸;需要再學習戲劇藝術的敘事技巧,讓影視作品不再平鋪直敘和直白淺露;需要再學習音樂烘托、升華主題的韻味美感,讓影視作品不再索然無味;需要再學習繪畫的構圖和景別設計,讓影視作品不再意境蕭疏……鑒于此,影視文化創(chuàng)新必須充實自身內容,編導演的創(chuàng)作重心應植根于現實生活之上。編劇要下功夫琢磨故事的思想內涵,應反復咀嚼中外大師講述故事的寶貴經驗?傊,基于現實主義的影視文化創(chuàng)新,應有厚德載物的內容、氣象萬千的境界和博大精深的情懷。

已閱讀28% 查看剩余內容
關鍵詞: 2016年省考申論熱點公務員申論熱點申論熱點 編輯:華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