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9 13:51:35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吉林分院
近年來,無論是國考大綱的改革,還是2022年“行政執(zhí)法類”試卷的提出,這二者都似乎在印證著,解決問題類題目已然逐漸成為了申論考試的命題趨勢。以2021年國考市地級申論試卷為例,無論是“談談風林村有了哪些變化”、“談談對‘種戲’的理解”,還是“以‘清河社區(qū)的治理之道’為題,寫一份發(fā)言提綱”,亦或最為直接的“對Z市人行道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并提出解決建議”,都是在某種程度上對解決問題能力的考察。
可以說,對于對策的把握能力,從根本上決定了考生的最終分數,是國考申論考試中最重要的一類題型,甚至沒有之一。然而,同學們在這類題目的作答過程中卻往往存在要么是無從著手,把握不好尺度;要么是明白意思,但是不知道如何表述的問題。
那么,為了因應申論考試的整體命題趨勢,應對好這類題目,我們不妨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作答。
第一步:化繁為簡,概括材料中的做法。
解決問題類的題目,最直接的考察方式便是可以將材料中的做法集中總結下來,其實質上考察的是概括能力。在這種最簡單的考察情況下,我們要格外注重兩件事。其一,我們在總結做法的時候一定要梳理好材料中這些做法的邏輯關系,尤其是總分邏輯,要保證主要做法概括完整,具體做法盡量完整,意義適當補充。
例如2017年國考副省級的第一題“概括建設美麗水系的主要措施中”,該題目字數要求為150字,然而在第一部分中在講到“加強綠化建設與管理”的時候,后續(xù)的具體做法非常龐雜:包括S市種了多少樹木,樹木怎么配合野花組合等,這類小做法的字數就已經遠遠超過了150字,顯然,我們沒有辦法抄寫完整,那么我們要保留主要做法,簡寫甚至省略具體做法,適當補充意義,從而得到答案“加強綠化建設與管理(主要做法),著力打造水系形象(意義)”。
其二,我們在概括做法時,往往概括的是材料中正例的經驗,這個時候我們也要注意學會舍棄細節(jié)。例如生活中,我們的家長總是讓我們去學習別人家的孩子,但其實他們并不希望我們學習別人家孩子的所有做法,而是要學習他們最宏觀的上進和努力而已。因此,在申論中,我們也要注重區(qū)分材料中的經驗,能學習的抄寫,不能學習的省略或改寫。
第二步:步步為營,反推材料中的問題。
材料中一旦出現正例,需要我們總結做法;那么如果材料中出現了反例,則需要我們找到問題,并反推成合理的對策。如材料中出現了“宣傳力度不足”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我們只需要將其轉化成對策“加大宣傳力度”即可。
當然,這樣的對策過于寬泛,我們還要注重具體。那么如何才能算作具體的對策呢?簡單說就是要寫的長。而要想將對策寫長,我們可以通過“主體、內容、方式、對象、效果”來依次進行展開,也就是多想想誰來宣傳,宣傳什么,怎么宣傳,對誰宣傳,宣傳的好處是什么。因此我們可以將其展開為“加大宣傳力度。如相關宣傳部門可聯合主流媒體(主體),通過借助官方網站、微博等渠道(方式),向群眾尤其是中老年人(對象),宣傳如何鑒別食品衛(wèi)生的生活常識及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等(內容),從而增強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效果)。”
第三步:追根溯源,解決問題背后的原因。
當然,很多時候,材料中的問題我們并不能直接進行反推。例如問題為“老字號的數量減少”,如果我們簡單反推為“增加老字號的數量”,這種對策顯然是毫無意義,且暴露智商缺陷的。這是因為“老字號的數量減少”只是表面的問題,我們真正需要解決的是其深層次的原因,也即為什么老字號的數量會減少。
而這,便需要用到我們的“維度法”,也即我們可以從固定的角度去探討原因,分別為:認識、規(guī)范、監(jiān)管、資源和技術。例如說,很多同學為什么學不好申論,首先就是因為不想學,也即認識原因,這屬于人的自律層面;其次是因為想學,但是學不進去,也就是沒有人管,即規(guī)范和監(jiān)管的原因,是人的他律層面(其中自律和他律可統一視為內因);最后是因為學習環(huán)境沒有保障,即資源和技術的原因,是外因層面。
有了這些固定的思考維度,可以極大程度地幫我們簡化困難,找到問題的抓手。當然,至于到底如何從各個維度的角度來提出對策,則需要我們有一定的積累,或者說至少要背下來一些符合公職語言的話術,例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全民監(jiān)督……受限于篇幅的限制,我們沒有辦法在這篇文章中將這些話術為大家歸類講解,因此,這一部分還是需要同學們能夠在線下課中來進行集中學習的。
總之,解決問題類的題目,命題形式復雜多變,考察重點也各不相同,但是如果同學們能夠養(yǎng)成抽絲剝繭,將題目簡化為以上的三個步驟的習慣的話,那么在申論考試的過程中,你會發(fā)現自己的思路會更加清晰,對于題目的整體把握能力會更強。
當然,無論如何,在這一部分的試題中,積累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日常做題或是線下課上,需要我們能夠將材料中給出的規(guī)范表述的對策或者是老師在課堂上給出的參考答案積累下來。例如當你嘗試去看政府工作報告的時候,你是不是總是覺得看不懂也看不進去呢?這就是因為公職隊伍有一套自己的語言系統,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學習掌握這種語言系統,而要學習這種語言系統,就像你在開始學英語的時候需要背單詞一樣,也同樣需要我們進行必要的背誦。
而一旦我們能夠熟練應用這套語言,并提高自身的解決問題能力,那么這不僅僅對于申論而言大有裨益,更對將來的面試有著巨大好處,可以說面試最廣泛考察的就是提出對策的能力。
事實上,學習的路上,不是要努力到感動自己,而是要善思到打動他人。多思考,多積累,哪怕是涓滴細流,也終會磅礴浩瀚;少糾結,多實踐,哪怕是駑馬十駕,也勢必夢想成真!
相關內容推薦:
貼心考公客服
貼心專屬客服
下一篇:將思維與發(fā)展銜接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