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

您當前位置:公務員考試網 > 時事評論 > "考古男誤入IT行"背后的真問題

"考古男誤入IT行"背后的真問題

2013-11-16 11:15:04 公務員考試網 http://yflching.cn/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以前,他聽從父親的話,選擇了自己并不喜歡的專業(yè),在大學里自暴自棄,連學位證都沒拿到。而現在,他要勇敢做自己,拒絕父親安排的好工作,他一個人來到主城打拼。這是一個兒子在聽從父親安排好他的命運之后,追求自我、重新選擇的故事。主人公小楊,用一封文言文辭職信,揭開了故事的序幕。(《重慶商報》11月14日)

  IT男寫文言文辭職,最喜歡的專業(yè)其實是考古,這事兒的確有點“瘋狂”。不過,有道是“男怕入錯行”,相比在不喜歡的行業(yè)煎熬,一輩子做不愛做的事兒,盡早改行未嘗不是明智之選。雖然看似瘋狂,卻也一定程度上符合當下“再不瘋狂,就老了”的潮流。

  在通常人的印象中,IT男與考古、文言文,實在是扯不上丁點干系。不過,IT雖然是當下吸納就業(yè)的熱門行業(yè),新人的薪水也算說得過去,但相對熱門的行業(yè),卻絕不意味著適合所有的人。當然,入了IT行,也絕非只能整日鉆進計算機,不能有一點文學愛好和修養(yǎng),IT男寫得出文言文,就好比理工男唱得一手好歌,彈得一手好琴一般,完全沒必要大驚小怪。

  不過,專業(yè)與愛好盡管不必完全強求一致,轉行也是常有的事兒,但當個人興趣與愛好完全與所選專業(yè)無關,花了幾年工夫學出的專業(yè),卻完全派不上用場,而且早在選擇專業(yè)時,就已有了明顯征兆,卻僅僅是為了符合家人的預期,仍然明知“不喜歡”,偏偏“入錯行”,也的確值得反思。至少,這位寫文言文請辭IT行業(yè)的小伙,其經歷對于那些正面臨專業(yè)選擇的學生和家庭而言,其中的得失無疑值得借鑒。

  按理來說,每個人在做出選擇時,當然都會算計其中得失,并挑出當下認為最有利的選項。具體到專業(yè)的選擇,既然有著理科人才需求大于文科這一確鑿依據,相比扎堆文科,理科至少將有利于未來就業(yè)。一些偏好文科的學生,出于其中的利弊權衡,在家長的引導下,為了未來就業(yè)而選理科,也未嘗不是明智之選。只不過,僅根據未來的就業(yè)趨勢,甚至家庭在不同行業(yè)中的關系網來選擇專業(yè),其實更多還是一種現實功利化的視角。假如并未考慮學生們的興趣與心性,對于學生們來說也就未必有足夠的說服力和吸引力。出現“亂點鴛鴦譜”,“考古男誤入IT行”的尷尬,也就不難預期。

  事實上,專業(yè)的選擇固然少不了要受到教師、父母甚至周邊同學的影響,但這樣的選擇也就未必真的符合自身的心性,而更多可能是“被動”甚至“盲從”。然而,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三歲看老”,一個人究竟更適合怎樣的發(fā)展路徑,應該有怎樣的職業(yè)規(guī)劃,其實更應及早發(fā)現與引導。與國內孩子被逼著上興趣班不同,國外的孩子從小便可以自己組織并選擇參加興趣小組,并有相當多的接觸實習現實職業(yè)的機會,而公司、企業(yè)及公務機構也樂于向學生們開放實習與體驗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更喜愛,更適合,更傾向于哪條發(fā)展路徑,其實早就自己心中有數,根本無需到了選專業(yè)時,才去“臨時抱佛腳”,甚至做出完全功利化而不考慮個人心性的選擇。假如這位最愛考古的小伙,從小便能培養(yǎng)起更多的專業(yè)認知與獨立意識,或許完全不必走那么多彎路。

  而這或許也才是導致“考古男誤入IT行”背后的真問題。

相關內容推薦

(編輯:admin)
華圖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務員的人都關注了我們!
立即關注

10萬+
閱讀量
150w+
粉絲
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