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A卷)《行測》真題

在歷法王國里,誰也沒有我偉大,我就是歷法之魁,通行全世界的公歷。我飛的全名叫格里高利歷,人們卻喜歡叫我的小名:陽歷,因為我是根據(jù)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制定的

我的父親是儒略歷,他也不愧為一代天驕。公元前古羅馬人的歷法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可每兩年就需增加22或23天,因此日期常常變換,老百姓經(jīng)常弄不清日期。公元前46年,羅馬統(tǒng)帥儒略·凱撒決定讓我父親掌管歷法。父親行使的權力主要有:一年分為12個月,單月31天,雙月30天,唯有2月是29天。因為在羅馬,2月是行刑期,人們認為2月是個不吉祥之月,不能過得太長,所以從2月中減去一天,這樣也符合當時測得地球公轉1周的時間

父親上任不久,儒略·凱撒死了,他的侄子奧古斯都當上了羅馬帝國的第一任皇帝。他征服埃及和結束國內(nèi)戰(zhàn)爭是在8月,為了炫耀自己,奧古斯都給父親動了個小手術:用自己的名字“August”作為8月的名稱。他還嫌8月是小月,就從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又打亂8月后面大小月的順序,因而,大月變小月,小月變大月。他的手術很成功,一直到現(xiàn)在還是l、3、5.7、8. 10. 12為大月,2、4.6.9.11為小月

父親掌管日期一千多年,雖然工作認真、負責,但是由于過于年邁迂腐,跟不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到1582年,所顯示的日期和實際的日期已經(jīng)相差了10天。這樣,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提出,讓我接父親的班。我上班后立即決定把這年的10月5日改為10月 15日,糾正了父親的誤差。為了使自己更完善,我還規(guī)定每400年中取消3個閏日。這樣平均年長為365.2425日,比太陽年的實際長度365.24219日僅差26秒,從此,我就登上了歷法至尊的寶座

我的優(yōu)點很多,一上任就被當時的天主教國家,如羅馬、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重用。中國一直到1912年才把我引進

77:單選、

下列對歷法特征的表述,不正確的是_____。

A 儒略歷一年分12個月,單月31天,雙月30天,2月29天

B 奧古斯都改訂后的儒略歷規(guī)定1、3、5、7、8、10、12月為大月,2、4、6、9、11為小月,2月28天

C 公歷在奧古斯都改訂后的儒略歷的基礎上加10天

D 公歷在奧古斯都改訂后的儒略歷的基礎上規(guī)定每400年中取消三個閏日,年平均長度為365.2425日

【答案】C

【解析】本文第4段中提到“到1582年,所顯示的日期和實際的日期已經(jīng)相差了10天。這樣,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提出,讓我接父親的班。我上班后立即決定把這年的10月5日改為10月15日”,選項是加上10天,這與原文概念不符合,故C項表述錯誤。因此,本題選C

【糾錯】A項本文第二段提到“一年分為12個月,單月31天,雙月30天,唯有2月是29天。與選項符合,故正確。B項第三段原文是“他還嫌8月是小月,就從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又打亂8月后面大小月的順序,因而,大月變小月,小月變大月。他的手術很成功,一直到現(xiàn)在還是l、3、5.7、8. 10. 12為大月,2、4.6.9.11為小月?!迸c選項相符合,故正確。D項原文是“我還規(guī)定每400年中取消3個閏日。這樣平均年長為365.2425日”,選項與原文相符合。故正確

78:單選、

下列對本文寫法的分析,不準確的是______。

A 用擬人手法,以自述形式介紹有關歷法知識,生動親切,構思奇特

B 按羅馬歷法發(fā)展的時間順序組織材料,條理清楚

C 使用大量確鑿的數(shù)據(jù),保證了說明的準確性、科學性

D 擬人說明與非擬人說明結合是本文的特點

【答案】D

【解析】本文通篇都是以第一人稱“我”展開論述,在寫作方法上一直采用擬人手法,并非擬人與非擬人說明結合,由此可知D項表述有誤。因此,本題選D項

【糾錯】A項由原文中“我就是歷法之魁,通行全世界的公歷”、“我的父親是儒略歷”等表述可知選項用擬人手法,以自述形式介紹有關歷法知識,生動親切,構思奇特這一表述是正確的。B項原文“先描述父親——儒略歷到我——公歷的主體線索,以及儒略·凱撒——奧古斯都——格里高利十三世”這樣的時間發(fā)展為線索。因此B選項是正確的。C項,原文中多次運用數(shù)據(jù),C項是正確的

79:單選、

A 世界歷法的發(fā)展過程

B 公歷和公歷的來歷

C 什么是儒略歷和公歷、奧古斯都改訂后的儒略歷和格里高利歷

D 公歷的優(yōu)點

【答案】B

【解析】本文的陳述主體為“公歷”,通過擬人手法、列數(shù)據(jù)的方式對其來歷進行了介紹。故B項當選

【糾錯】A項原文主要在說的主體是公歷,而A項是世界歷法,故不正確。C項中的主體是儒略歷和公歷、奧古斯都改訂后的儒略歷和格里高利歷與只強調重點是公歷不符合,故錯誤。D項公歷特點,將原文公歷的發(fā)展范圍縮小化,是偷換概念,錯誤

(一)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把實踐作為認識過程的基礎,這是它同以前的認識論相區(qū)別的一個根本標志。因此,要全面關注孩子的素質,首先必須關注他們的活動的發(fā)展和變化。 

(二)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心理既不是由什么先天的遺傳、先驗的精神或圖式?jīng)Q定的,也不是由環(huán)境、由外界事物機械地決定的。人的心理,包括兒童的心理,并不是什么先天的東西預定的運動,也不是對外界事物的直觀的、機械的反映,而是在人的積極活動中,在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相互矛盾中的一種能動的反映。人的心理,包括兒童的心理都是在活動中形成的,也是在活動中表現(xiàn)的,并且隨著活動形態(tài)(游戲、學習、勞動)的不斷發(fā)展而向前發(fā)展。這才是正確理解人,包括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正確的鑰匙

(三)人的實踐活動主要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但從個體說來,實踐活動有一個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人生下來以后,首先是適應世界。兒童出生不久,就產(chǎn)生了完整的有目的動作;繼而便出現(xiàn)了專門接受人類經(jīng)驗的學習活動;最后,出現(xiàn)了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勞動生產(chǎn)和社會生活這一典型形態(tài)的實踐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兒童從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逐步發(fā)展到學會改造社會生活,這樣,他就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成員

80:單選、

這篇短文所討論的主要問題是______。

A 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

B 人的心理的形成過程

C 實踐活動與兒童心理發(fā)展

D 實踐活動的重要性

【答案】C

【解析】本文考察整個篇章的主旨大意,考生在拿到這道題目的時候可以先不考慮,先做后面的題目,通過對后面題目的閱讀過程,掌握文章主旨大意。文章在實踐這一大前提下,介紹了兒童如何能夠發(fā)展成為一名獨立的社會成員。帶入選項,只有C項提到了實踐活動與兒童心理發(fā)展,其它選項過于片面。因此,本題選C

【糾錯】D項僅強調了實踐活動的重要性,這只是文章的重點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主要內(nèi)容即是,兒童的成長過程。因此在答主旨類題目的時候,要注意針對性和概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