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華圖教育 關鍵詞:公務員面試,面試備考
【背景事件】
黨組織和黨員是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先鋒模范作用的重要力量。但在一些地方,基層黨建工作悖離初衷,“自娛自樂”。某地一次調(diào)查問卷,有關形式主義“哪方面最突出”的選項中,選擇“加強改進機關和基層黨的建設方面”的占 63.2%;鶎狱h建工作繁瑣化、虛浮化、部門化、狹隘化等傾向有所抬頭。
【試題模擬】
近年來,隨著黨建工作的規(guī)范化要求越發(fā)嚴格,一些地方在督查考核中對程序、記錄、留痕等工作要求日益嚴苛,不切合基層實際,有的甚至矯枉過正。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一、表明對基層黨建形式化的否定態(tài)度
黨建工作中留痕要求也越來越高。從最初的會議記錄要素要全、必須手寫,逐步發(fā)展到文字記錄要有,還要拍照留檔,打印出來貼在記錄本上。黨建的根本目的在于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根本任務在于把從嚴治黨責任落實好。一心只想形式化的“政績”,是政績觀偏差的體現(xiàn)。
二、闡述基層黨建目前存在哪些問題?
留痕留跡不留心、耗神耗力又耗財。基層黨建仍然有以下三種“病癥”。
(1) 搞裝修黨建、概念黨建,基層黨建工作虛浮化。不顧基層實際,建設“黨組織生活 館”,搞裝修黨建。一些社區(qū)本來辦公用房就不夠,一個房間往往承載多種功能,沒有足夠的屋子用來建設。為了在評比中獲得高排名,一些基層黨組織還請設計公司來裝修、布局。但評比結束后,相應場館并未真正發(fā)揮效用。
(2) 組織部門干,其他部門看,基層黨建工作部門化。一些地方的基層干部反映, 原則 上黨建工作應由組織部門牽頭,具體工作共同參與開展,但落實層面全部落到了組織部門一家。其他相關部門“反主為客”,在一邊干看著,結果就是“組織部門熱鬧、黨員冷眼旁觀”。
(3) 重學習留痕,輕服務群眾,基層黨建工作狹隘化。把黨建工作狹隘化為黨務工作或黨的教育工作,是當前部分部門黨建工作的通病。黨員素質(zhì)和本領沒有提升,先鋒模范作用沒有發(fā)揮,黨組織為群眾服務的能力有 弱化風險。黨建工作變成了黨員的自娛自樂。
三、分析基層黨建亂象產(chǎn)生的原因
(1)考核“指揮棒”出現(xiàn)偏差。部分地方的督查考核偏離問題導向,單憑痕跡評價成效,不聽取黨員與群眾的意見,造成下級投其所好,為考核而留痕。
(2)能力不足讓形式主義成為工作慣性。近年來,黨建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越發(fā)凸顯。一些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存在本領恐慌,提不出好想法,拿不出真舉措,只能將工作停留在表面功夫上。
(3)基層黨建工作形式主義難以自糾。黨建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往往披上“黨建工作怎么抓都不過分”“不抓黨建是失職”“黨建工作內(nèi)容就是要通過一定形式來體現(xiàn)”等話語外衣,讓基層不敢吐槽。
四、制定合理的對策
做好基層黨建工作,核心是鼓勵基層黨員干部“干實事”。端正政績觀,回歸黨建工作的本源,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發(fā)力。
(1)打好預防針。梳理普遍存在的形式主義具體表現(xiàn)并制定禁止性規(guī)定,給基層黨 建工作流程“瘦身”,讓黨組織把重心放在黨建活動的效果上。比如黨建工作中的留痕過重問題,組織部門經(jīng)過調(diào)研,可對隨意動用公款拍攝總結性宣傳片、會議記錄附帶照片等做法做出禁止性規(guī)定,明確紅線。
(2)提高免疫力。二是改進考核辦法,加大對黨建工作“隱績”的考察考核。通過明察 暗訪、突擊紀律檢查等方式加強干部日常工作監(jiān)督檢查。大幅降低材料、展板、會議記錄等在黨建考核中的占比和權重,多通過走訪、談話、問卷等形式了解黨組織在群眾和服務對象中的知曉度、滿意度和認可度。
(3)增強抵抗力。三是選好用好管好基層黨組織帶頭人。要圍繞黨性強、作風好、有擔當?shù)囊,尋找、培育黨建人才。要注重對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鍛煉和培養(yǎng),切實提升他們帶隊伍、解難題、辦實事的能力。
2024年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招考計算機類專業(yè)科目命題趨勢分析與備考建議
互聯(lián)網(wǎng)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支配著我們的生活。外賣騎手被互聯(lián)網(wǎng)支配的聲音頻頻傳出,幾十萬騎手在全國各個城市走街串巷,看似混亂卻能做到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