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云南《行測》真題

61:單選題、

一位哲人這樣解釋樂觀與悲觀:譬如面對著桌子上的半杯水,樂觀主義者說這個杯子的一半是滿的,悲觀主義者說這個杯子的一半是空的。顯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使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不會失去信心與追求。一旦遇到困難,我們黯淡的心情也能夠很快豁然開朗,從種種苦惱中自我解脫。填入橫線上最恰當?shù)氖牵?nbsp;   )。

A 人與人的觀察角度和思維方式是不同的

B 觀察事物時善于選擇生活中積極的一面

C 樂觀主義比悲觀主義更有利于人類進步

D 這兩種理解有其合理性也有一些片面性

【答案】B

【解析】根據(jù)橫線后邊緊接著的“使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不會失去信心和追求”這句話可知,橫線處是要強調樂觀主義的價值取向,B項表述符合語境

【糾錯】A、D項并沒有點明要用積極的方式去看待問題,予以排除;C項錯誤,橫線后面的文字并未涉及對“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的評價與比較,因此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

62:單選題、

做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只有利而無弊的事情幾乎是沒有的?!痘茨献印と碎g訓》云:“眾人皆知利利而病病,唯圣人知病之為利,利之為病也?!笨磥砉湃艘呀?jīng)注意到利弊的辯證關系。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

A 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情都由利與弊組成

B 要善于分析,爭取做到利大于弊

C 利與弊不是絕對的,是可以轉化的

D 我們應當努力爭取做到有利無弊

【答案】C

【解析】這是一道主旨型的細節(jié)理解題,開篇通過利弊關系的說明引出話題。中間援引觀點,然后由“看來”這個隱性結論引導詞引出作者的觀點,即“利弊的辯證關系”辯證關系是指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是矛盾雙方的轉化,因此C項正確

【糾錯】A項是偷換語氣,文段中說的是“幾乎”是一個相對詞,而A項中“都”是一個絕對詞。B項無中生有,文段中沒有說利大于弊。D項中過度引申,排除

63:單選題、

招標投標是買賣雙方為成交某項大宗商品而自由交易的行為,在建筑業(yè)中指發(fā)包單位(業(yè)主)為建造某項工程與承包單位通過遴比達成營造協(xié)議的一種方式。這段話所欲說明的觀點是(    )。

A 介紹了什么是招標投標

B 招標投標有哪些形式

C 什么是建筑業(yè)的招標投標

D 一般招標與建筑招標的區(qū)別

【答案】C

【解析】材料首先介紹了什么是“招標投標”,接著具體介紹建筑業(yè)中“招標投標”來進行解釋說明。由此可知,這段話欲說明的觀點是什么是建筑業(yè)的招標投標,故C選項為正確選項。

64:單選題、

1993年以來,全世界至少有上百個國家程度不同地開展了反腐敗運動。它們采取了健全各項法律制度、強化輿論和行政監(jiān)督以及加強對官員職業(yè)道德教育等措施。有些國家設立了專門的反貪機構。國際上還建有全球性的廉政組織,聯(lián)手反貪防腐。這段話直接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    )。

A 貪污腐敗是一種國際化現(xiàn)象

B 近年來,各國加大了反貪防腐的力度

C 反貪防腐是各國政治的主要課題

D 近年來,貪污腐敗現(xiàn)象在各國得到了抑制

【答案】B

【解析】材料首先指出全世界上百個國家開展了反腐敗運動,接下來例舉反腐敗的措施。由“健全”、“強化”、“加強”等詞可以判斷出反貪反腐的力度比以往要更大。B項表述最符合文意。故正確答案為B

【糾錯】A項說的主體是“貪污腐敗”而文段強調的是“反貪反腐”,不合題干要求,排除A;C項“主要課題”在材料中缺乏依據(jù);材料只是說反貪反腐的措施,沒有提到反貪反腐的效果,D項無中生有